Promise用法的详细解析
一. 认识 Promise
1.1. 异步回调处理
在 ES6 出来之后,有很多关于 Promise 的讲解、文章,也有很多经典的书籍讲解 Promise,包括 JavaScript 高级程序设计、你不知道的 JavaScript。
虽然等你学会 Promise 之后,会觉得 Promise 不过如此,但是在初次接触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个东西不好理解;
而网上的很多资料对于它的切入点,我一直觉得对于新手来说特别的不友好;
看到一大堆的例子,但是依然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什么作用?
那么这里我从一个实际的例子来作为切入点:
我们调用一个函数,这个函数中发送网络请求(我们可以用定时器来模拟);
如果发送网络请求成功了,那么告知调用者发送成功,并且将相关数据返回过去;
如果发送网络请求失败了,那么告知调用者发送失败,并且告知错误信息;
比如我们将网络请求封装到一个 request.js 的文件中:
1 | // request.js |
那么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问题:
在请求成功时,如何告知调用者我们请求成功了?
在请求失败时,如果告知调用者我们请求失败了?
在传统的代码中我们有一种做法:通过回调函数。
1 | // request.js |
1.2. 什么是 Promise
在上面的解决方案中,我们确确实实可以解决请求函数得到结果之后,获取到对应的回调,但是它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:
第一,我们需要自己来设计回调函数、回调函数的名称、回调函数的使用等;
第二,对于不同的人、不同的框架设计出来的方案是不同的,那么我们必须耐心去看别人的源码或者文档,以便可以理解它这个函数到底怎么用;
我们来看一下 Promise 的 API 是怎么样的:
Promise 是一个类,可以翻译成
承诺、许诺
、期约
;当我们需要给予调用者一个承诺:待会儿我会给你回调数据时,就可以创建一个 Promise 的对象;
在通过 new 创建 Promise 对象时,我们需要传入一个回调函数,我们称之为 executor
这个回调函数会被立即执行,并且给传入另外两个回调函数 resolve、reject;
当我们调用 resolve 回调函数时,会执行 Promise 对象的 then 方法传入的回调函数;
当我们调用 reject 回调函数时,会执行 Promise 对象的 catch 方法传入的回调函数;
1 | const promise =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|
上面 Promise 使用过程,我们可以将它划分成三个状态:
待定(pending): 初始状态,既没有被兑现,也没有被拒绝;
当执行 executor 中的代码时,处于该状态;
已兑现(fulfilled): 意味着操作成功完成;
执行了 resolve 时,处于该状态;
已拒绝(rejected): 意味着操作失败;
执行了 reject 时,处于该状态;
1.3. Promise 重构
那么有了 Promise,我们就可以将之前的代码进行重构了:
1 | // request.js |
二. Promise 对象方法
2.1. Executor
Executor 是在创建 Promise 时需要传入的一个回调函数,这个回调函数会被立即执行,并且传入两个参数:
1 |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|
通常我们会在 Executor 中确定我们的 Promise 状态:
通过 resolve,可以兑现(fulfilled)Promise 的状态,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已决议(resolved);
通过 reject,可以拒绝(reject)Promise 的状态;
这里需要注意:一旦状态被确定下来,Promise 的状态会被 锁死
,该 Promise 的状态是不可更改的
在我们调用 resolve 的时候,如果 resolve 传入的值本身不是一个 Promise,那么会将该 Promise 的状态变成
兑现(fulfilled)
;在之后我们去调用 reject 时,已经不会有任何的响应了(并不是这行代码不会执行,而是无法改变 Promise 状态);
1 |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|
如果 resolve 中传入的是另外一个 Promise,那么这个新 Promise 会决定原 Promise 的状态:
1 |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|
如果 resolve 中传入的是一个对象,并且这个对象有实现 then 方法,那么会执行该 then 方法,并且根据 then 方法的结果来决定 Promise 的状态:
1 |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|
2.2. then 方法
then 方法是 Promise 对象上的一个方法:它其实是放在 Promise 的原型上的 Promise.prototype.then
2.2.1. then 方法两个参数
then 方法接受两个参数:
fulfilled 的回调函数:当状态变成 fulfilled 时会回调的函数;
reject 的回调函数:当状态变成 reject 时会回调的函数;
1 | const promise =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}); |
但是这个代码等同于:
1 | const promise =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}); |
我们更推荐下面的写法,可以将两个状态的回调完全分开。
2.2.2. then 方法多次调用
一个 Promise 的 then 方法是可以被多次调用的:
每次调用我们都可以传入对应的 fulfilled 回调;
当 Promise 的状态变成 fulfilled 的时候,这些回调函数都会被执行;
1 | promise.then(res => { |
2.2.3. then 方法的返回值
then 方法本身是有返回值的,它的返回值是一个 Promise,所以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链式调用:
1 | promise |
但是 then 方法返回的 Promise 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呢?Promise 有三种状态,那么这个 Promise 处于什么状态呢?
当 then 方法中的回调函数本身在执行的时候,那么它处于 pending 状态;
当 then 方法中的回调函数返回一个结果时,那么它处于 fulfilled 状态,并且会将结果作为 resolve 的参数;
如果返回的结果是一个 Promise 呢?那么这个新 Promise 的状态会决定 then 返回 Promise 的状态;
当 then 方法抛出一个异常时,那么它处于 reject 状态;
1 | promise |
2.3. catch 方法
catch 方法也是 Promise 对象上的一个方法:它也是放在 Promise 的原型上的 Promise.prototype.catch
2.3.1. catch 方法多次调用
一个 Promise 的 catch 方法是可以被多次调用的:
每次调用我们都可以传入对应的 reject 回调;
当 Promise 的状态变成 reject 的时候,这些回调函数都会被执行;
1 | // 1.可以多次调用 |
2.3.2. catch 方法的返回值
事实上 catch 方法也是会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的,所以 catch 方法后面我们可以继续调用 then 方法或者 catch 方法:
下面的代码,后续是 catch 中的 err2 打印,还是 then 中的 res 打印呢?
答案是 res 打印,这是因为 catch 传入的回调在执行完后,默认状态依然会是 fulfilled 的;
1 | promise |
那么如果我们希望后续继续执行 catch,那么需要抛出一个异常:
1 | promise |
当然我们依然是可以返回一个 Promise 的:
1 | promise |
2.4. finally 方法
finally 是在 ES9(ES2018)中新增的一个特性:表示无论 Promise 对象无论变成 fulfilled 还是 reject 状态,最终都会被执行的代码。
finally 方法是不接收参数的,因为无论前面是 fulfilled 状态,还是 reject 状态,它都会执行。
1 | const promise =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|
三. Promise 类方法
前面我们学习的 then、catch、finally 方法都属于 Promise 的实例方法,都是存放在 Promise 的 prototype 上的。
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下 Promise 的类方法。
3.1. resolve 方法
有时候我们已经有一个现成的内容了,希望将其转成 Promise 来使用,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 Promise.resolve
方法来完成。
Promise.resolve 的用法相当于 new Promise:
1 | Promise.resolve("why"); |
我们可以看一下源码中的实现:
Promise.resolve 的参数可能会有几种形态:
情况一:参数本身是 Promise
- 那么会将传入的 Promise 作为 resolve 函数的返回值;
1 | Promise.resolve( |
情况二:是一个对象,但是对象中有 then 方法
1 | Promise.resolve({ |
情况三:是一个值或者普通的对象,那么会直接作为 fulfilled 的结果
1 | Promise.resolve("coderwhy").then(res => { |
3.2. reject 方法
reject 方法类似于 resolve 方法,只是会将 Promise 对象的状态设置为 reject 状态。
Promise.reject 的用法相当于 new Promise,只是会调用 reject:
1 | Promise.reject("why"); |
Promise.reject 传入的参数无论是什么形态,都会直接作为 reject 状态的参数传递到 catch 的。
3.3. all 方法
另外一个类方法是 Promise.all:
它的作用是将多个 Promise 包裹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 Promise;
新的 Promise 状态由包裹的所有 Promise 共同决定:
当所有的 Promise 状态变成 fulfilled 状态时,新的 Promise 状态为 fulfilled,并且会将所有 Promise 的返回值组成一个数组;
当有一个 Promise 状态为 reject 时,新的 Promise 状态为 reject,并且会将第一个 reject 的返回值作为参数;
1 | const p1 =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|
3.4. allSettled 方法
all 方法有一个缺陷:当有其中一个 Promise 变成 reject 状态时,新 Promise 就会立即变成对应的 reject 状态。
- 那么对于 resolved 的,以及依然处于 pending 状态的 Promise,我们是获取不到对应的结果的;
在 ES11(ES2020)中,添加了新的 API Promise.allSettled:
该方法会在所有的 Promise 都有结果(settled),无论是 fulfilled,还是 reject 时,才会有最终的状态;
并且这个 Promise 的结果一定是 fulfilled 的;
1 | const p1 =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|
我们来看一下打印的结果:
allSettled 的结果是一个数组,数组中存放着每一个 Promise 的结果,并且是对应一个对象的;
这个对象中包含 status 状态,以及对应的 value 值;
1 | [ |
3.5. race 方法
如果有一个 Promise 有了结果,我们就希望决定最终新 Promise 的状态,那么可以使用 race 方法:
- race 是竞技、竞赛的意思,表示多个 Promise 相互竞争,谁先有结果,那么就使用谁的结果;
1 | const p1 =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|
3.6. any 方法
any 方法是 ES12 中新增的方法,和 race 方法是类似的:
any 方法会等到一个 fulfilled 状态,才会决定新 Promise 的状态;
如果所有的 Promise 都是 reject 的,那么也会等到所有的 Promise 都变成 rejected 状态;
1 | const p1 =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|
如果所有的 Promise 都是 reject 的,那么会报一个 AggregateError 的错误。
文章转载于coderwhy | JavaScript 高级系列(十七) - Promise 用法的详细解析